其他
孝昌三十而立丨文旅融合 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
大美孝昌,既是绿色沃土,也是红色故地,更有孟宗文化传承千年。30年来,孝昌县因地制宜,谋划创建了一批A级景区、农旅养融合示范点、荆楚文旅名镇名村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,重点打造孝文化和生态文化品牌,推动全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,接力建设“武汉后花园”。
提质增效 梦里花园全域可游
正值瓜果飘香的时节,游客汪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孝昌县丰山镇七仙红果园采摘桃子。她向记者介绍,这里的桃子品质很好、很甜,摘完桃子后,还会去大唐生态观光园逛逛。
如今的孝昌,山清水秀、处处鸟语花香,时时游人如织。目前,孝昌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(观音湖)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(大唐、韵鹤、刘震将军纪念馆、西域风情园)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(田堂村)、湖北旅游名村1处(熊畈村)。随着孝昌全域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,市民的“打卡清单”越来越长。
孝昌县围绕打造“孟宗故里·梦里花园”城市名片,深入挖掘孝廉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,致力建设全省旅游经济强县。踏青赏花、农事采摘、田园观光、户外露营、民宿体验……乡村游成了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,花园红烧肉、楚天凤凰山茶、邹岗太子米、丰山七仙红桃等特色饮食更是让游客赞不绝口。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,已成为孝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写照。
孝昌县通过出台《孝昌县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持政策和奖励办法》,加强顶层设计,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初步形成了以观音湖、双峰山为龙头,以周巷镇、丰山镇为重点,沿观双线、小观线、丰邹线为纽带的旅游经济产业带。
守正创新 文化品牌绽放光彩
孝昌县开展孝子评选、成立孟宗文化研究会、出版孝文化系列丛书、研发文创产品、开展曲艺展演,让以孟宗为典范的孝文化持续传承。一女养八老的刘青枝、开办家庭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的况孝蓉、“小孝持家、中孝敬业、大孝爱国”的蒋志刚……辈出的孝子身上展示着孟宗文化的传承。
孝昌县通过每年举办孟宗文化旅游节,举行孝文化研讨、孝德诗词作品征集、评选孝昌十大孝子、百场孝廉电影巡回放映、孝老敬亲志愿服务、孝廉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,全面唱响文化旅游品牌。
讲好孝昌故事,离不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。孝昌县建立非遗传承、戏曲传唱、民乐传授、民俗传扬、书画传习等五大基地,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进课堂等;2015年,文化部授予孝昌县中国文化艺术(书法)之乡,涌现出农民根雕艺术家、盆景制作艺术师等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,评选扶持文化示范中心户115户,带动了乡风文明和乡土文化繁荣发展。目前,全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5个,市级4个;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,市级7人。
持续推进的文化惠民项目,也成为孝昌推广文旅品牌的渠道。央视财经频道、综艺频道、农业频道多个栏目先后专题报道全国“村晚”落子孝昌。
融合发展 文旅大餐愈加丰盛
七里湖文体中心是孝昌七里湖综合治理项目的一部分,主体工程包含体育中心、文化中心及室外广场等,配套建设体育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。综合治理项目完工后,将为周边群众提供文体休闲场所。
近年来,孝昌大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,开展惠民服务,提升公共文化效能。按照“覆盖城乡、功能健全、便捷高效”原则,投入1500余万元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,实现13个乡镇(区)中心建设全覆盖,全免费服务、全天候开放;投资建成县、镇、村三级文体服务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工程;建设219个农家书屋,实现全覆盖。
与此同时,孝昌县着力打造公共文旅服务示范带,以观双线、王杨线、小观线、丰邹线为主轴打造4条精品旅游线路。通过挖掘沿线文旅资源,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,把文化设施建在景区,把文化活动办进景区,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,取得“1+1﹥2”的效果。
磨山村融合农耕文化、红色文化和石艺文化,打造磨山五馆(磨山村史馆、农耕博物馆、石艺博物馆、民俗文化馆和中原突围磨山纪念馆)、中原突围纪念广场、磨山石道等景观文化群,兼收山石草木自然妙趣,传承家国情怀、敦厚人文;丰山镇突出桃文化、孝文化、七仙女文化等元素,规划建设桃花源驿站公园、S334农旅融合示范线、桃花源文化广场、地方农副产品电商平台等文旅项目,形成了“一站十园”的乡村文化旅游新格局。这些只是一个缩影,还有东汉孝义、明清古街等文化元素,期待大家探访解密。
孟宗文化旅游节、山地自行车挑战赛、健步行大赛、园艺技能大赛、摄影大展、美食大赛、微视频大赛、采茶制茶大赛、龙舟赛……
一条条精品旅游线路,一场场富有特色的文旅活动,聚集了人气,宣传推介了孟宗故里的丰富人文、秀丽风光,为孝昌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。2022年,孝昌县旅游接待人数477万人次,旅游收入27.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35.51%、67.90%。
来源:荆楚网记者鲁伟龙 孝昌融媒李健初 王虹 李文莉
图片:韩绍 张益苹
编辑:王倩
责编:高玉峰
终审:彭宏伟 李健初